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论坛(2020)云端会议圆满举行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20-08-18浏览次数:1935

815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永利yl23411集团主办,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经济建设研究院协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论坛(2020)成功线上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机遇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世界经济协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枝仲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上,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杨灿明教授对各位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杨董事长指出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并且已在第二季度取得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发展成就;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遏制中国发展、对中国外贸环境带来诸多挑战杨董事长认为在上述国内外两方面的现实背景下,探讨中国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机遇,无疑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为此,杨董事长立足于双循环提出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第一,转变改革开放重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的格局第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打造“自主可控”的外向循环格局第三,发力数字经济建设,谋取国内外双向循环中的成本优势。

随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表示欢迎。张会长提到,国际贸易理论要建设三大体系,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从2004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展望》上发表的一篇质疑自由贸易的论文讲起。他指出从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看,十几年前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变为现实,这特别值得国际贸易研究学者思考。他认为,理论和现实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最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如何参与全球体系治理特别值得关注。总之,国际贸易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四个分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全球化遇到疫情发生、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适时。最后,他希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通过学会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推进研究。

大会主题演讲阶段,南开大学原副董事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佟家栋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鞠建东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经理、珠海市横琴智慧金融研究院经理、李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所主任东艳研究员,重庆大学社科学部副主任、姚树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经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张建华教授,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理许和连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经理、复旦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文献和数据中心主任罗长远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彭水军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经理、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亚太学会副秘书长余振教授,永利yl23411集团经理李小平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主题演讲。论坛大会的上半场主题演讲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赵春明教授主持,下半场主题演讲由永利yl23411集团杨波教授主持进行。

佟家栋教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以《世界经济走向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战略竞耗与经贸止损》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超过国际贸易理论出的比较优势竞争,上升到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战术和战略耗,是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战略竞争。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各部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愈发凸显,呈现不断累积的过程。加上面对疫情压力、经济压力、战略压力、疫情控制下的压力,美国制度优势持续弱化。于是美国由比较优势竞争转向战略竞争,对中国采取贸易战、科技战、制度战等措施阻碍中国贸易和经济增长。最后,佟教授指出面对美国的重重压力,中国采取的基本对策是:一要坚持对外开放,与除美国以外的国家积极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二要尽可能保持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做好贸易和经济脱钩的准备;三要做好军队打仗的准备,保持足够威慑;四要坚持改革开放,调动企业改革创新积极性;五要坚持支持科技产业和外贸企业的发展;六是内循环应该作为不得不准备的选项;七是要坚持科技战略性产业发展,坚持《中国制造2025》。

鞠建东教授从技术竞争、二流大国陷阱、如何跳出二流大国陷阱三个方面阐述,进行了以《技术竞争与二流大国陷阱》为主题的演讲。第一部分鞠教授将技术分为渐变型技术和突变型技术两大类,认为不论是哪种技术,追赶国家在技术竞争中完成“蛙跳循环”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即满足条件后技术领先可以在两个国家中交替出现。第二部分他具体介绍了二流大国陷阱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大国领先地位循环更迭出现中断的现象被称为“二流大国陷阱”,产生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技术竞争中,技术追赶国家无法对技术领先国家实现超越。第三部分他以中美技术竞争为例,针对异质性产品和异质性需求、第三国效应,认为继续保持足够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和与其他国家在技术领域和合作,可最大程度地向其他技术领先国家学习技术,维持高技术在国家间最大程度的扩散,进而能够跳出“二流大国陷阱”。

李晓教授的演讲主题内容为《防止全球化中的去中国化》。他认为大部分经济学家在中美冲突的问题上是以狭隘的眼光清算美国的经济账,并没有意识到大国博弈间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的本质不同。随后,李教授提出经济全球化存在三个幻想。第一个幻想是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化,忽视其他领域如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第二个幻想是去国家化的经济全球化,认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可以摆脱一切国家的控制和影响。第三个幻想是达尔文主义,认为全球化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假设之一。李教授还提到,双循环的目的是为了给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而全球化国家竞争的本质是制度竞争,核心是效率、公平和创新的竞争,治理结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国在全球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东艳研究员进行了题为《制度非均衡、规则异质性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演讲。首先,她提到大国竞争也是研究国际规则的一个重要视角。国际经贸规则虽然在过去十年间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大多局限于自己的领域。东艳研究员指出,现有研究无法回答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制度安排的问题,认为这些现实问题都需结合政治、经济、法律综合性视角框架研究。东艳研究员从多学科视角,分别从国际经济学、国际法、国际政治经济学三方面阐述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研究进展,并向大家介绍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研究进展。最后,她提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正从简单的参与者向承担更多责任的管理者角色转变,中国面临规则对接、规则竞争、规则协调、规则引领等多维路径,需据此研判规则重塑的多重路径选择。

姚树洁教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作了题目为《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稳外贸战略对策》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疫情暴发时间线,二是全球疫情对中国国际贸易造成的危机,三是在危机中寻求机遇、稳外贸战略对策。顺着中国、美国、全球疫情暴发的时间线,他指出全球疫情会给中国的复工复产、供给侧、需求侧产生威胁。由此出现的贸易摩擦升级、逆全球化与“去中国化”的现象不容忽视。面临全球性危机,他给出的政策建议:一要展示大国形象,夯实信赖基础,强化国际合作;二要调整产品方向,适应需求变化,保住发达国家市场不丢失;三要加强贸易和投资分化,减轻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四要充分调动和刺激内需消费;五要利用好全球抗疫时间差,推动全局性的产业结构优化。

上半场主题会议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张建华教授,他报告的主题是《全球价值链重构情形下中国产业分工发展》。张教授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着重分析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挑战,认为产业层面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他认为,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的主导权不断强化竞争优势,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强服务价值链与制造价值链的融合,使我国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难度增大。在企业层面,我国本土跨国公司刚刚崭露头角,距离全球性公司还有很大差距,微观基础支撑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上的话语权。为此,他认为中国还有几点需要努力:一是打造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领军企业,二是完善全球价值链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四是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多边治理。

下半场主题演讲的第一位发言人是许和连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银企距离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他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模式逐步由改革开放前期以粗放的加工贸易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在中国落地生根并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资金的缺乏。改革开放后,国内资金对实体经济的供应能力获得极大提升,银行网点的增加带来的银企距离的缩短提高了企业金融可达性。通过实证检验,许教授发现缩短银企距离显著促进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为表征的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而降低融资成本和强化风险控制为两条作用渠道。研究还发现,缩短银企距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出口技术复杂度、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与创新能力。

罗长远教授演讲的题目为《外商撤资的动因:基于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研究》。罗教授利用日本对华投资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数据匹配,探讨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对外商撤资的影响。他还提出三个假说:第一,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TFP的提高降低了日本跨国企业的撤资概率,而工资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日本跨国公司的撤资概率,这与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有关;第二,日本资本占比越高、对日本出口占比越高、关联公司与母公司处于同一行业时,其撤资概率越低,这与企业内部化优势有关;第三,经济增长率、劳动力素质和行业增长率越高,撤资率越低,区域劳动力成本越高、行业规模越小,撤资概率越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权优势或内部化优势削弱,撤资可能性均会提高;在区位优势方面,日本公司更喜欢规模、门槛较高或竞争水平低的行业环境。

彭水军教授作了以《美国需求驱动的中国空气污染转入排放及健康成本研究》为题的演讲。他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鲜少有人关注中国付出的巨大隐性健康成本,即空气污染物的转入排放使得中国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他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模型)、GEOS-Chem化学传输模型及暴露-反应模型(IER模型)的分析,发现美国需求引致的八种空气污染物通过空气流通在中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胡焕庸线”的特点,即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集中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该研究还发现,2012年美国需求引致中国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使中国各个地区空气中PM2.5的浓度上升约0.2%-2%中国由于满足美国需求导致PM2.5浓度上升而死亡的人数为13996人,占由于PM2.5导致的全国死亡人数的1.06%

余振教授进行了题目为《传染病爆发的贸易代价:风险规避还是偏见效应?》的演讲。余教授提到,传染病对人们健康和正常经贸活动产生的巨大威胁受到了人民广泛的关注,但是较少有人关注到传染病爆发对该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他在演讲中提出三个假说:第一,传染病爆发对贸易的影响存在长期性;第二,传染病爆发对贸易的影响存在收入的异质性;第三,传染病爆发对贸易的影响存在语言、文化、政治距离的异质性。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传染病爆发对于疫情国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集中在对高收入国家的出口和对语言、文化、政治距离较远国家的出口。他还指出,传染病爆发对于疫情国的进口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他提出国家一定要重视疫情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和疫情再爆发的风险管理,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半场主题演讲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李小平教授。他作了题为《Minimum Wages and Export Sophistication: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产品复杂度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波动程度,因此了解一国产品复杂度变化的因素很重要。他使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发现最低工资与出口复杂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并且,国内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复杂度对最低工资变化更为敏感,金融约束度最高与最低的企业更容易受当地最低工资的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进口开发度高的部门企业的出口复杂度影响更大。他还认为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不仅仅是由于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因为企业对个人教育支出的增加。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导致企业进口的规模更大,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多,这些也促进了出口复杂度的提升。

在分论坛会场中,各与会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前沿、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创新发展、全球治理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六个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宋志刚编审和复旦大学李志远教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分论坛的主持人,主持了各专家学者的报告并与之进行热烈讨论。首先,南开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张俊美博士以《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为题汇报了研究成果,发现国际人才网络通过降低双边国家的贸易成本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随后永利yl23411集团李波博士汇报了其与导师杨波教授合作的论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创新升级吗?》,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从企业创新升级视角评估“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效应。其次,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孙泽生教授汇报的论文《域外竞争、政治关系与中国对“一带一路”贸易》在中美关系变化大环境背景下,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以及域外竞争对中国与沿线国的经贸合作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陈梁汇报了其与导师刘满凤教授合作的论文《“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基于中国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刘婷婷博士汇报的论文《“一带一路”倡议与会计稳健性》结合宏观政策和企业微观行为,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机制和经济后果。河南工学院永利yl23411集团梁会君副教授汇报论文题目是《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的路径研究——基于贸易成本异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该研究认为跨境电商通过减少贸易距离、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减少贸易中间环节成本以及促进了对外贸易增长。最后,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高新博士汇报的论文《可行能力、关税传导与消费者福利》以消费者异质性为切入点,研究了进口关税传导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前沿”分论坛中,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公司杨文珂博士作了题为《东道国蓝色贸易壁垒会阻碍中国出口贸易吗?——来自全球42个国家(地区)的经验证据》的报告,通过提取劳工标准相关的重要核心指标,建立蓝色贸易壁垒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门槛回归与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外部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厦门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李嘉楠助理教授以《不期而至的“春天”:一战冲击与中国近代的出口增长》为题作了报告,研究发现一战通过形成自发的“进口替代”效应促进了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出口和发展。山东理工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李猛博士的研究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行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永利yl23411集团余娟娟副教授在其报告论文中利用社会网络法(SNA)构建网络图以及WZZ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服务业”的贸易网络地位。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工商管理学院何祚宇博士的报告论文聚焦研究出口目的市场非似位偏好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创新效应。宁波大学商学院马振东作了题为《“引进来”能否带动“走出去”基于企业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研究》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王文泽在其研究中发现中国出口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提高,显著地促进中国对其出口规模的扩大。众学者与东南大学教授邵军和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副教授余娟娟两位主持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主题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分论坛中,会议在山东理工大学李平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周记顺博士主持下顺利进行。会议中,山东理工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硕士研究生卢霄汇报了其与导师李平教授合作论文《外资自由化是否提升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该文使用倍差法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国实施的外资自由化政策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微观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肖泽亮博士汇报了其与王胜教授的合作论文《美元化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文章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资产流动性约束的小国开放经济 DSGE 模型,探讨了美元化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第三位发言人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葛明副教授,汇报的论文是《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医药进口市场风险及关税效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医药产品进口市场结构高度集中,存在巨大市场风险;关税减免能够显著增加双边市场份额。接下来华中科技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周记顺博士,关于论文《进口贸易会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吗?》作了汇报,文章基于2003-2013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考察了进口贸易对中国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侨敏博士构建了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全球多区域多行业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将内外资企业分离,从而模拟贸易冲突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及“稳外资”的政策效果。永利yl23411集团袁凯华博士,汇报了合作论文《二元出口架构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解》,该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利用区分贸易类型的数据,刻画了二元出口架构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成本的变动特点。最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贺景霖博士为大家汇报了《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一文。汇报结束后,参会者们积极参与了对每篇文章的评析环节,并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其他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创新发展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hina & World Economy》期刊编辑部主任张支南编审和永利yl23411集团潘安副教授联合主持。首先做学术报告的是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计飞博士,他带来的是和武汉大学陈继勇教授合作的论文,题目是《自贸协定谈判对象的选择逻辑:主权国家抑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基于中国自贸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云南大学张凤云老师作了有关《出口需求冲击对创新的影响》的汇报,研究表明出口企业在面临出口需求冲击时存在创新门槛,如果企业能够跨越创新门槛,前沿技术企业和非前沿技术企业均倾向于增加对创新的投资。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徐荣丽博士宣读了和本校颜相子博士、刘文教授合作的论文,题目是《中日韩FTA的贸易和福利效应研究》,论文研究了中日韩FTA的构建对于中日韩的贸易和福利效应。接下来,永利yl23411集团潘安副教授汇报与浙江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戴博士合作完成的《相对技术水平、GVC分工地位与中美经贸摩擦》为题的论文,主要研究了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技术因素是否是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的根源性原因以及中国该如何应对。上海财经大学的彭娜博士作了其关于内陆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的研究并从发展定位建设模式发展内容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湖北永利yl23411集团湛文婷博士汇报的是和湖北永利yl23411集团方臻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方齐云教授合作的论文,题目是《环境规制中国出口质量——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路径分析》。最后各专家学者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互评并就英文期刊投稿问题与张支南主任进行了深入讨论。

“全球治理与中国经济发展”分论坛在安徽财经大学邢孝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陈淑梅教授主持下在线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陈淑梅教授以《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变革的标准化视角研究》分析了全球贸易治理困境,揭示了全球贸易规则重构过程中的各方力量的博弈。浙江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的李佳博士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股票市场效果评估:一个拟自然实验》中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明显上升,对中国资本市场有显著的负面效应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李厚渊博士从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家、银行家信心下降的角度分析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并对其论文《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传导机理研究——基于信心变量的DSGE建模分析》作了汇报。天津师范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的孔繁成教授基于中国地级市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地方官员的晋升机制激励了地方政府过度进行债务融资。永利yl23411集团的王许亮博士关注服务业集聚对该行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整体提高了本地及周边地区服务业碳生产率,而生活性服务业总体上对邻近地区服务业碳生产率存在负面影响。合肥工业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陈悦博士的合作论文研究美国进口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的影响,主要从静态、动态、存量和增量等多角度分析实际就业情况,关注就业总量净增长背后就业动态对劳动力市场的意义。青岛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的刘光辉博士最后作了《“好”的与“坏”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的汇报,指出不确定性并非完全有害无益,在新常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入。经过四个小时的精彩发言与研讨,会议顺利完成全部议程。

“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分论坛分别由上海财经大学鲍晓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覃毅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宏结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北京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陶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美供应链脱钩对产业和GDP影响》,该研究模拟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分别中断供应链对两国GDP的影响。第二位发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杨婧怡博士,其合作论文《轻惩不如严罚:强环境规制能否实现环境和效率双赢?》研究发现按日计罚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证明了强制环境规制下“波特假说”的成立。北京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谢振博士以2018年银保监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实行)》研究背景,探讨了联合授信政策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价值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王明益教授以中国的城乡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农村间不同劳动力类型与不同工作岗位需求的扭曲效应。宁波大学商学院张梦婷博士以《交通基础设施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吗?——基于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作了报告,研究主要考察高铁开通对企业间资源错配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宏结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后疫情背景下美国“政策规锁”对中国产业链冲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美国出口管制新变化对中国关键性产业链的影响,并指出中国的应对措施。兰州大学永利yl23411集团徐远华博士《中国工业创新的加速机制——基于人力资本协同的研究视角》的文章探索出一条在市场均衡条件下由企业家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推动中国工业创新的加速机制。最后,会议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随着六大分论坛的逐一圆满结束,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论坛(2020)云端会议也圆满地落下帷幕。大会精彩的主题演讲和六大分论坛高效的学术研讨,让每一位与会者都享受了一次丰盛的学术大餐,也为国内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搭建起了一个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