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复工复产专题----新冠疫情之后武汉市吸引人才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20-05-28浏览次数:2744

黄赛男

核心观点: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受到重创的武汉经济正在逐渐恢复,然而人才缺失是未来武汉全面复工复产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方面,武汉部分企业因复工较晚,核心人才流失情况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影响武汉部分企业开展招聘工作。因此,武汉一方面需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此建议如下:大力支持武汉现有的公司做大做强;加大金融支持、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构;注重吸引大企业在武汉设立总部;降低落户门槛、提高人才补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际交通系统。

武汉有充足的基础条件吸纳人才,也急需吸纳更多的人才。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域是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而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其人口占比不到20%,而GDP占全省35.4%。然而武汉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最为严重。在疫情影响的当下,为了武汉长期竞争力的保持和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武汉需要发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资本和人才的高度集中,以及大量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武汉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强,因为武汉的外环线以内土地资源丰富,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也早已延伸至远城区。此外,武汉的教育、医疗资源也相对充沛,城市扩张给公共资源带来的压力有限。

一、当前武汉人才流失和人才引进的现状分析

(一)武汉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武汉的企业因复工较晚,核心人才流失情况突出。武汉许多企业负责人反映,其公司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家在外省的员工表示不愿再回武汉工作,公司流失了很多人才。

(二)武汉人才引进存在困难

虽然,自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以来,成效显著,共计超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工作、创业,为武汉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通过观察表1的数据发现,武汉从2015年至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并不理想。无论是同仍然在扩张的广州深圳相比,还是同为新一线城市的成都、重庆、杭州、长沙、西安相比,武汉的人口增量并不可观,人口增量年均不超过20万。2019年,武汉提出推动武汉城市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发展,以现有的人口增速,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较为遥远。这一数据也意味着武汉的人口吸引力不足,人才政策有改进空间。

特别现在由于疫情的影响,武汉的企业大多也无法进行招聘工作。人才引进工作较之往年更为困难,武汉需要在吸纳人才上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政策。

1:全国大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以及增量(单位:万人)

 

城市

2015年常住人口

2019年常住人口

人口增量

1

深圳

1137.89

1343.88

205.99

2

成都

1465.75

1658.1

192.35

3

广州

1350.11

1530.59

180.48

4

西安

870.56

1020.35

149.79

5

杭州

901.8

1036

134.2

6

重庆

3016.55

3124.32

107.77

7

长沙

743.18

839.45

96.27

8

郑州

959.6

1035.2

75.6

9

武汉

1060.77

1121.2

60.43

10

青岛

909.7

949.98

40.28

11

合肥

779

818.9

39.9

12

南京

823.59

850

26.41

13

天津

1547

1561.83

14.83

14

苏州

1061.6

1074.99

13.39

15

上海

2415.27

2428.14

12.87

16

北京

2170.5

2153.6

-16.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武汉吸引人才所面临的挑战

   1.新兴产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数量较少。武汉7所双一流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就业是选择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以及三甲医院、高校等重要机构。可见高校毕业生更加青睐规模大,成长快,升迁空间大的企业或机构。而武汉市大型企业数量较少,仅有东风汽车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仅有7家总部位于武汉。而且除东风汽车外,剩下6家排名在200名以后。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中仅有2家总部位于武汉,均在60名之后。武汉市大量中小规模创业企业,稳定性不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足够吸引力的薪资。从各大高校的就业报告也可以发现,高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留在湖北就业的比例依次递减。这反映了湖北包括武汉,高收入岗位较少,对于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此外,无论是武汉市的中国500强企业还是民营500强企业,都集中在地产、零售、汽车等传统行业,新兴行业大企业偏少,这也使得武汉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2.武汉住房成本在新一线城市中偏高。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武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价比并不高。这意味着对于期待落户的年轻人来说,住房压力仍然较大。而新一线城市当中,与武汉经济状况类似,新增常住人口更多的城市如长沙、西安、成都,相对住房价格比武汉要低15%-45%

2: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和收入情况(单位:元)

 

城市

2019年12月房价中位数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房价

1

长沙

9386

55211

5.88

2

成都

13941

45878

3.29

3

苏州

21570

68629

3.18

4

无锡

17688

54847

3.1

5

西安

13521

41850

3.1

6

武汉

17074

46010

2.69

7

合肥

15436

41484

2.69

8

郑州

13978

35942

2.57

9

青岛

18176

45452

2.5

10

宁波

24932

56982

2.29

11

广州

26854

60124

2.24

12

杭州

29329

59261

2.02

13

南京

29151

57630

1.98

14

上海

45684

69442

1.52

15

北京

54684

67756

1.24

16

深圳

60773

62522

1.0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武汉的落户仍有门槛。目前武汉的落户政策是对大学生零门槛落户,非高校毕业毕业生需在武汉就业2年落户武汉新城区,武汉新城区户籍人口需要在中心区就业2年就业落户中心区,子女投靠父母需要父母在武汉拥有自有房屋,这一点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使得武汉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但这样的门槛相对于中部其他城市仍然偏高,因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完全取消了落户门槛,吸纳人才。例如南昌实现完全零门槛落户,长沙仅需工作一年即可落户,郑州人才落户放开到中专,这些城市都实现了随迁人员落户零门槛。相比之下,武汉的落户政策门槛较高。

4.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有欠缺,通勤成本高。首先,武汉市内的大江大湖,将城市划分为多个零碎板块,城市聚集效应降低。受限于武汉地理条件,武汉地铁运行时速不高,大多为80km/h;还有许多地区尚未建成地铁。其次,城际铁路对于城市圈内的通勤作用较小。虽然武汉到周围城市的城际铁路虽然修建的十分完善,然而没有早上8点半之前和下午6点之后的车次,城际铁路没有发挥出通勤的功能。

三、武汉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

在疫情的影响下,武汉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要留住人才继续在武汉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来武汉工作。

(一)支持武汉现有的创业公司做大、做强。武汉需要培育本土新兴产业大公司来作为武汉的名片吸引高端人才。现在应大力支持现有的,成长性较好的大量创业公司做大、做强。因为一方面武汉企业并不缺乏好的想法,许多企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同时起步,甚至在某些阶段更加领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的创业企业竞争力却逐渐下降。因此,武汉的独角兽企业较为稀少,因此应大力支持武汉现有的创业公司做大,做强。

(二)加大金融支持,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公司需要金融的支持,相比于长三角与珠三角,武汉的金融业较东部地区发达省份欠发达,尤其是民间风险资本稀缺。近些年独角兽企业,大多经历多轮股权融资,而最重要的是前两轮。大多数企业经历前几轮不确定性融资之后,就能走向正轨。因此武汉需要重点引入风险投资公司,简化对创业企业投资的审批。

(三)重点吸引大企业在武汉设立华中总部或第二总部。利用武汉地理优势和大量优质大学生人力成本优势吸引大企业在武汉设立级别较高的部门,并给予一定优惠如税收、用地、用电。逐步在武汉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走上人才就业-企业发展-人才就业的良性循环道路上。

(四)注重引进高利润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企业落户武汉。在引进大企业落户武汉,要避免盲目追求大规模,并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估。高投资、高折旧、长周期的产业对经济活力推动作用较为有限。武汉已经成功引入了小米、华为等公司在武汉建设研发中心。武汉应当继续利用武汉人才成本优势,继续吸引这类知名大企业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不仅有利于人才就业,还有利于武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五)降低落户门槛,提高人才补贴。在疫情影响的当下,武汉应该出台更有力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为推动武汉向2000万人口大都市迈进,对在武汉有工作、有住宅的居民应当实行全面“零门槛落户”。并且对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如人才公寓、公共交通、创业补贴等。此外,还可以学习新加坡经验,向部分贫困大学生签署协议,用奖学金来换取毕业留汉发展。

(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际交通系统。武汉住房价格仍然相对偏高,应当出让更多土地用以建设住宅和相应的商业配套,来满足增长人口的需求,并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武汉特殊的地理条件意味着武汉需要更加发达、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因此武汉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并对已有线路进行提速。为了充分利用城际铁路,还应在每日上下班时间加开进城出城车次,适当降低票价。而且在城际铁路站点周围进行大力开发,提供工作岗位,减少武汉城市圈武汉以外城市居住人口进武汉通勤时间,推进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

 

作者简介:

黄赛男:永利yl23411集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附件:全国各地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引进政策

一、东北地区

1、沈阳

落户政策:35岁以下中专以上学历人才实行“先落户后就业”。

租房补助:博士学历每年1.5万元、硕士学历1.02万元、本科学历0.6万元。

购房补助:博士毕业生6万元、硕士毕业生3万元、本科毕业生1万元。

医疗帮助:10家医院开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享受优先诊疗服务。。

子女待遇: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3个工作日落实。

求职面试:开设“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

2、哈尔滨

落户政策:学士学位者自愿来哈市工作的可给本人、配偶及未成子女办理落户;具有硕士学位(含双学士)或中级技术职称者自愿来哈市工作的可给本人、配偶和未成子女及一方父母办理落户;具有博士学位(含双硕士)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自愿来哈市工作的可给本人、配偶和未成子女及双方父母办理落户

3、大连

补贴政策:对于新引进的国内外人才、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高层次海外归国留学人才、博士后人才、地方重点产业领域骨干人才,给予600万元安家费补贴;新建院士工作站给予50万元的建设资助,并视其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于获得大连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对于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支持的 及领军人才和获得大连市科技人才创业支持计划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补贴;在鼓励引才荐才方面, 给予荐才奖励30万元/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用人单位 300万元的育才奖励,填补了大连市在存量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

落户政策:中专生可落户北三市;与本市各类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高级人才可在居住地或工作地申请落户配偶及未婚子女可随迁;与本市各类单位签订一以上劳动(聘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引进人才(具有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等)可在居住地或工作地申请落户配偶及未婚子女可随迁。

4、长春

住房补贴:对企业引进且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5万元、8万元。对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在长自购住房的给予20-50万元购房补贴。

职级待遇:通过公务员考试引进的应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初任定级分别为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有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博士生根据有关政策取消试用期或高定一级;所在单位没有职数的,兑现相应工资待遇等。

补贴政策:市里提供5000套人才公寓,统一装修设计,提供基本生活设施,满足不同人才居住需求;人才以租赁方式自行解决住房的,由市财政给予为期3年的住房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补贴9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补贴600元、本科生每月补贴300元。

二、华北地区

1、北京

落户政策:对于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 “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以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可以快速办理落户手续。

补贴政策:对于海外人才,北京市推出“特聘岗位”,“特聘专家”可获100万奖励;在对海外人才的创新创业支持上,扩大引智项目范围并提升引智项目支持,给予常规引智项目1年、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给予重点引智项目连续3年、每年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支持科技和文化类创新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类社团组织和科研服务机构等主体引进使用优秀杰出海外人才,聘用外国专家的,最高可给予其工资薪金80%的资助;聘用“海聚工程”外国专家的,最高可给予其工资薪金50%的资助。

2、天津

落户政策: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直接落户;对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大幅降低落户门槛。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来津人才可自主选择在本人或配偶名下的产权房,或所在单位集体户落户。无产权房、无就业单位或所在单位无集体户的人才,可在市、区人力社保部门指定的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集体户落户并存档。

租房补助:本科生每年1.2万元、硕士每年2.4万元;博士每年3.6万元。。

人才待遇: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和最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医疗帮助:高端人才,其父母享受优先医疗待遇。

子女待遇:入园入学,由教育部门按照人才需求和就近方便原则,予以协调安排;外籍子女就读国际学校,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15万元的经费资助。

3、石家庄

落户政策: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公安部门即报即批、当日办结。

购房补助:首套房不限购,博士15万元、硕士10万元、学士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创业补助:初次领取营业执照并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4、太原

补贴政策:世界排名前2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含境内)和“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紧缺专业的本科生来太原市工作,且签订不少于5年服务合同的,由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生活补助;从事项目研发、技术革新的,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2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

住房政策:在太原市购买首套住房的,服务期满,由太原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10万、5万元的购房补贴。

5、呼和浩特

人才待遇: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境外著名大学(2018-2019年QS世界排名前1000名)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我市事业单位工作,给予10万元的安置费。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满1年,考核后可担任正科、副科级领导职务;工作满2年的硕士研究生,表现优秀的可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工作满3年的博士研究生,表现优秀的可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

住房补助: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申租大学生公寓,其中已婚大学毕业生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的,可申购大学生住宅,五折购房,购得的住宅五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大学生公寓免租金周期为两年,超过两年仍需续租的,按照公租房标准缴纳租金,居住涉及的水、电、气、暖和物业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三、华东地区

1、上海

落户政策:规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等11类人才可直接申办落户。如果引进人才已婚,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同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2、南京

落户政策: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可凭毕业证书落户;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落户。

租房补助:大学生租房补贴的期限由两年延长至3年,学士和高级工每月领取600元,硕士每月领取800元,博士每月领取1000元。通过企业申请租赁补贴的,享受政策期限最长5年;

购房补助:高层次人才提取公积金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4倍;安居人才购房最高补贴200万元。

创业补助:大学生在南京首次创业,领取营业执照后,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开业补贴。

求职面试:外地应届毕业生到南京面试将享受1000元的面试补贴。

3、济南

购房补助:A类人才(含在我市承担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B类人才购房补贴标准为购房金额的50%,最高100万元;C类人才购房补贴标准为购房金额的50%,最高70万元;D类人才购房补贴标准为购房金额的50%,最高40万元。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补贴额度分别为15万、10万,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发放。

租房补贴:将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

4、杭州

落户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大专紧缺专业的毕业生,直接落户(需杭州社保满一年,同时拥有杭州居住证明1年以上)。

生活补助:杭州工作的硕博研究生一次性补助2—3万元。

租房补助: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

购房补贴: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

5、合肥

落户条件: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研究生以上留学归国人员、40岁以下本科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在合肥工作,有社保证明可申请落户。

租房补贴:落户合肥并工作的无自有住房的博士,35岁以下硕士,毕业三年内全日制本科、大专、高职毕业生,补贴标准三年内每人每年2万,1.5万,0.6万(不含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

购房政策:凡自愿来肥工作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可先行落户。这些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落户后即可购买首套房。

6、福州

落户政策: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留学回国人员,本科学历毕业生落户年龄放宽到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不限年龄。

补贴政策: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在我市(福州市六区一市五县)无房产且2017年1月1日后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新引进人才。其中,第三层次人才,必须已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第一层次人才每人每月补贴2000元,每年不超过100人。第二层次人才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不超过200人。第三层次人才每人每月补贴500元,每年不超过300人。

7、南昌

落户政策:中专及以上学历零门槛落户,手续窗口三个工作日之内办完,不办完不下班。

补贴政策:毕业三年内新落户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别发放1500元/月、1000元/月、500元/月的生活补贴,为期三年;毕业五年内在工业园区内就业的博士生、硕士生首次购房可享受10万元、6万元的购房补贴。

8、青岛

落户政策:将落户门槛放宽到在校毕业生群体。

购房补助:将对硕士学历及以上的青年人才发放安家费,其中:硕士研究生按照每人10万的标准一次性发放,每人只可享受一次;博士研究生按照每人15万的标准一次性发放,每人只可享受一次。

住房补贴:本科毕业生按照500元/月的标准发放,硕士研究生按照800元/月的标准发放,博士研究生按照1200元/月的标准发放,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按照1200元/月的标准发放,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按照1500元/月的标准发放。

9、烟台

落户政策:本科以上学历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来烟就业创业人才可直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与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子女可以随迁,不受住所条件和年限等限制。

购房补助:双百计划”引才奖补3000万元,引进人才购房补贴900万元,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奖补1000万元,引才奖补1150万元等。博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可直接竞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次性发放10万元安家费、4万元购房补贴;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发放2万元购房补贴。

10、宁波

落户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可落户

购房补助:对高层次人才发放15-800万元的安家补助,自引进之日起3年内,首次购房的各类人才,还给予购房总额20%,最高20-6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于新引进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一次性1万元、3万元生活安居补助;对青年留学归国人才来说,在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的情况下,可享受一次性5万元的补助额度。

10、温州

购房补助:全职在温工作且在温首购商品住房的A类、B类、C类、D类人才,奖励标准分别为500万元、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全职在温企业工作并在温首购商品住房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和博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人才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奖励标准分别为40万元、20万元、10万元。

补贴政策: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按照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分别给予个人每月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家政服务或农业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给予个人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给予个人每月300元的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租房补贴:对新到市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在市区无住房,且毕业未满5年的全日制专科高校毕业生给予每月3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11、苏州

落户政策:在国(境)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有来苏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购房补助:支持A类和B类人才自购商品房,分别按照500万和250万给予补贴,且人才优租房可免费入住;对C-E类人才推出人才优租房。

租房补贴:A-D类人才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8000/5000/3000/1500的租房补贴,对于E类人才按照博士、硕士和本科分别不低于800/600/400元每月发放。

12、无锡

落户政策: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大专及以上学历等人员可以申请落户。

购房补助:对全市教育系统从无锡市以外引进的人才,以本人名义在锡购房并经认定的,给予10 万元— 80 万元的安家补贴。

租房补贴:在锡租房并经认定的,在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合同期内的租房费用,补贴标准为每月800 元— 5000 元。

补贴政策: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教学基本功大赛奖项获得者和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外的市外引进和自主培育教育人才,给予每人每月1000 元— 10000 元的人才津补贴。

13、厦门

人才待遇:厦门市创新实施“白鹭英才卡”制度,为300多位持卡人才提供出入境、通关、金融、保险、税收、落户等38项优惠政策。

购房租房补助:A类人才:购房补贴每人每年10万元,最长发放期限10年,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租房补贴每人每月5000元,最长发放期限5年,累计不超过30万元。B类人才:购房补贴每人每年8万元,最长发放期限10年,累计不超过80万元;租房补贴每人每月4000元,最长发放期限5年,累计不超过24万元。C类人才:购房补贴每人每年3.5万元,最长发放期限10年,累计不超过35万元;租房补贴每人每月3000元,最长发放期限5年,累计不超过18万元。

补贴政策:对于引进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排前200名大学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且本科生不超过30周岁、硕士不超过35周岁、博士不超过40周岁,在厦工作满一年可申请补贴,按照本科生20000元/人、硕士研究生30000元/人、博士研究生50000元/人一次性发放。

14、泉州

购房补助:高层次人才选择购房补助的,按第一至第五层次分别给予80万元、4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补助。购房补助在3年内发放完毕,购房当年发放补助总额的50%,其余两年各发放补助总额的25%。

租房补贴:第一至第五层次人才享受租房补贴的面积上限标准分别为150平方米、130平方米、120平方米、100平方米、90平方米,补贴金额按各层次人才补贴面积标准乘以当地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2倍计算。住房实际租金如少于补贴金额的,按实际租金进行补贴。

人才待遇:第一、二层次人才在服务期限内承租人才公寓免付租金;第三层次人才在服务期限内按当地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50%收取租金;第四、五层次人才在服务期限内按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15、海南

落户政策: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可在海南省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高层次人才、创业人才可在海南任一城镇落户;绝大部分需要出具劳动合同;

租房补助:杰出人才可住免租金赠产权公寓;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类高层次人才3000元/月,全日制硕士生(40岁以下)20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35岁以下)1500元/月;

创业补助:可申请零租金办公房。

四、华中地区

1、武汉

落户政策:大学毕业生凭毕业证可以落户,本科生和大专生是40岁以下,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

租房补助:开设大学生人才公寓“直通车”租金便宜一半;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5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

购房补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

最低年薪标准:专科毕业生4万元,本科毕业生5万元,硕士毕业生6万元,博士毕业生8万元。

2、长沙

落户政策: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租房补贴:博士1.5万/年、硕士1万/年、本科0.6万/年;

购房补助: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的购房补贴;

创业补助:一次性3000到20000不等。

3、郑州

落户政策:中专以上学历“零门槛”落户;

生活补贴: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购房补助: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

高端人才优待:高端人才奖励500万,满十年送300平米住房。

五、华南地区

1、深圳

落户政策:大专(35岁以下)及以上学历可落户(要有深圳社保);弹性引才模式吸引诺奖科学家;

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硕士25000元,博士30000元,一次性发放;

租房补助: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可优先承租;

购房补助: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符合条件则可申请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人才住房;

人才优待:对于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最高支持5000万元;高端人才20万—1000万元的配套资助和100万—300万元奖励;

2、广州

住房补助:新引进入户的博士研究生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5万元;

新引进入户的硕士研究生,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3万元;

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2万元。

3、南宁

落户政策:特殊人才人员、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可申请办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本市居民户口登记。

补贴政策:对全职引进的急需紧缺海外人才,每年按用人单位实际支付年薪的20%给予补贴;对柔性引进的急需紧缺海外人才,用人单位支付薪酬高于5万元人民币的,按照实际支付薪酬的20%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引进的海外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平台项目或获得国家级人才荣誉奖项的,给予2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入选省(部)级人才平台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人才荣誉奖项的,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博士后政策:鼓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海外人才,对每新接收一名海外博士后的设站单位给予一次性15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资助,对入站的海外博士后给予一次性10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博士后研究阶段视为工作经历,计入工龄。

人才待遇:经认定为我市A、B、C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我市高层次人才优诊服务,在定点医院享受24小时专人接诊和免费健康体检等服务。

4、佛山

落户政策:经市(区)人才管理部门批准引进的各类人才,可以在工作所在地申请入户。

人才优待:符合申请资格的全职新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获20-400不等的安家补贴。

六、西部地区

1、西安

落户政策: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或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均可落户。

生活补助:毕业生就业落户,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000元一次性奖励补助。

创业补助:大学生创业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高校毕业生5年内首次创业,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2、西宁

落户政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等11类人才可申请落户。  

补贴政策:直接引进人才最高可获120万元资金支持;柔性引进的一至三类人才,分别给予40万元、25万元、15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直接引进(工作调入)的一至四类人才,分别给予120万元、80万元、45万元、10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直接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除核心成员按照入选层次享受相应资金支持外,给予30万元的团队建设经费支持,创办企业的再给予50万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培养对象的一至四类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

购房补助:直接引进人才在宁购买住房的,由市人才开发基金给予2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助。

3、乌鲁木齐

落户政策:引进人才按属地管理原则可落户在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可也落户在温宿县引进人才公共户,对户籍关系一时难以迁入或本人不愿意迁入温宿的高层次人才,由公安部门办理《居住证》,持《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享受本县常住人口同等待遇。

人才待遇:引进人才子女,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就近入学原则,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到居住地或父母工作地学区内公办学校就读,并享受本行政区域内学生就读的同等待遇。子女系普通高中学生的,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原有基础,由教育主管部门按对等原则安排到相应的高中就读。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来温宿工作前已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有关规定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对因辞职、离职等方式来温宿工作的引进人才,如出现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入的情况,由用人单位参照同类人员标准补缴社会保险费,缴费年限可连续计算。

补贴政策:本科学历人才引进后,由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政策签订聘用合同,按照地区相关规定办理入编入职手续,与所在单位干部同工同酬。引进人才聘用合同期限为5年,聘期内原工作岗位满三年可在县域范围内调动,三年后可参加本县范围内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由县编委办按照相关政策直接办理入编手续,享受副科级干部工资福利待遇;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原则上不受单位性质、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

4、兰州

补贴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的引进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资金不少于5000万。鼓励支持引进人才单位建立人才发展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中,经认定需要给予20万元以上年薪的,用人单位给予的不足部分由市、县区财政补足,并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其他人员按层次给予相应的薪酬和相应的创新创业扶持资金。降低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门槛,对申请成立非公有制企业且技术相对成熟的,注册资本可分期缴付,登记后1个月内注入的首期出资额只需达到注册资本的10%,其余部分3年内分期注入。凡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成立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免收登记费。

购房补助:对急需的国内外科技型创业高层次人才,如愿意在兰州安家落户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引进的科研、经营管理、金融等方面的创新人才以及嫁接式企业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在与企业签署创业合同后,一次性给予60万元的安家补贴;引进的实用技术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安家补贴。

税收优惠:对于引进的外籍人才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费,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引进的回国来我市服务的在外留学人员和长期来华定居专家购买自用汽车,按相关规定免征车辆购置税;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成都

落户政策:全日制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先落户后就业

人才优待:高端人才奖励300万;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出入境和停居留、创业扶持等便利化服务

租房补助: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

6、重庆

落户政策:全日制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先落户后就业;

租房补助:对紧缺人才提供公寓租赁服务,满5年后可按条件购买

购房补助: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最高3000元/月的安家补贴

创业补助: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

7、贵阳

落户政策:具有中国国籍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及其配偶、父母和未婚子女随迁入户的,持相关材料优先受理。

购房补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0万元。省核心专家:35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负责人,省部级选拔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博士生导师:25万元。博士后:20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5万元。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华技能大赛”优秀奖获得者以及急需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5万元。

人才待遇:社会保险服务:市、区(市、县)社保经办机构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程序,为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办理社会保险相关业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医疗保障:高层次人才医保门诊个人账户在一般标准基础上,每年增加800—2000元。住院治疗时,在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个人负担的医疗部分再补助50%。

8、昆明

落户政策:全日制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工资格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可以先落户再择业。具有博士学历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自愿选择落户地址,先落户再择业,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可以随迁。

补贴政策:猎头公司、社会团体、科技社团、人才工作站等中介机构推荐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每全职引进1人,一次性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每柔性引进1人,一次性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负责的项目被国家、省立项支持的,不分全职或柔性,一次性给予引才机构最高15万元奖励。企事业单位(包括民企)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每全职引进1人的,一次性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每柔性引进1人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负责的项目在我市被国家、省予以立项支持的,不分全职或柔性,一次性给予引才单位最高15万元奖励。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每年在昆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按引进人才(团队第一负责人)报酬的50%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薪酬补助,补助期限3年,每年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购房补助:对入选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创业类技术领先项目、技术先进项目、技术进步项目分别给予150万、100万元、60万元创业扶持资助,资金按4:4:2的比例分三年到位。给予项目负责人3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团队其他成员租住房屋的,连续三年给予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对入选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创新类技术领先项目、技术先进项目、技术进步项目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创新研发启动资金,资金按7:3的比例分两期到位。给予项目负责人3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团队其他成员租住房屋的,连续三年给予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