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来公司讲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2浏览次数:10

 

419日下午230,应永利yl23411集团之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在文泉楼永利yl23411集团206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包容性改革论——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新思维”的学术讲座。永利yl23411集团经理邹进文、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组组长朱巧玲及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100余人参加,讲座由邹进文经理主持。

常修泽教授从人本主义的发展缘由讲起,指出了中国经济改革需要的包容性思想。同时,以“‘一带一路’的走向”为引子,阐明学术研究应海纳百川,厚积薄发,思考过程中要融入国际化的思维、政治的视角、知识的纬度和人文的关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洲学院的报告为例,强调承认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对于包容性改革和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紧接着,常教授就包容性改革的思想、体制和运作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首先,他指出,“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改革”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包容性改革属于制度经济领域,源于中国古代的执政智慧、马克思的“多元包容”思想和西方学者的包容性思想,理论支撑则来源于常教授的专著《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中国第三波转型论》等。然后,常教授从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五个方面阐述了不同体制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不仅需要防止“权贵”和“民粹”两种倾向,促进混合所有制体制的形成,同时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结构性破垄;社会体制改革可以用社会兜底机制稳住穷人,用产权保护机制留住富人,用社会活力机制培育中产;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重点协调权利的“笼子”与“钥匙”之间的关系;文化体制需要用“文明交融”的思想克服“文明冲突”;而生态体制须寻求以“天地人”产权为基础的环资制度。最后,在包容性思想运作方面,他强调了中国改革“逢凶化吉”须注重的五大均衡关系:一是市场化与公正化之间的均衡,二是三大阶层利益共生的均衡,三是“革命”与“完善”之间的均衡,四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均衡,五是“天地”与“人”之间的均衡。

在提问环节,常教授就现场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个阶段应注重人本主义?哪个阶段应强调物本主义?”、“西方包容性思想与马克思的‘多元包容’、中国古代包容思想的相区别之处?”、“怎样在实施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保障非国有投资者的权益?”、“怎样改革才能将权利关进笼子?”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专家简介:

常修泽(1945-),山东省惠民县人,入选1949-2009《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亚太法律协会产权顾问等。

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领域人的发展理论、广义产权理论和中国转型理论。

主要著作:《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包容性改革论》等,被学界称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和“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

常教授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新世纪以来,其主持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为中共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提供的内部研究报告)等三项成果,曾分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020042005)。在国际上,常教授曾入选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