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华中师范大学副董事长、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彭南生教授应邀来公司做了题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半工业化现象》的学术报告。彭南生教授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永利yl23411集团部分老师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专业的全体学生共50多人聆听了这场极富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学术报告。 永利yl23411集团经理邹进文教授主持了这场学术报告。他在致辞中对彭南生教授能在百忙中拨冗来此表示感谢,并对彭教授的学术之路做了介绍。彭南生教授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2002年6月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亚联董”访问学人。长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多次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邹经理还特别指出,彭老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这一课题密不可分,并告诫在座的师生学术贵在坚持,要学习彭南生教授搞科研的钻劲,要坐得住冷板凳。 彭南生教授也简单回忆了他的求学治学历程,认为做学问应该像赵德馨老教授告诉他的那样,“换脑筋,换思维”,不仅要从历史学本学科入手研究经济史,更要从经济学入手,运用经济学的思维、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史。他认为这正是永利yl23411集团同仁的长处。他认为现在史学界研究有一种碎片化的趋势,即过分拘泥于微观层面的研究,对于宏观研究关注不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对近代手工业的研究就是以宏观为主,同时也对手工业进行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的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 彭南生教授认为,近代中国的手工业是一种介于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他的学术报告分七部分:(一)为什么要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手工业?(二)如何进行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三)半工业化何以能够兴起?(四)半工业化现象的主要呈现。(五)半工业化的中断与衰退。(六)半工业化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七)传统工业化与半工业化、工业化的关系。彭南生教授非常注意对选题的讲解。他特意强调说,选题不仅对学生而言很重要,对老师而言也很重要。如何选题、选好题是一门大学问。经济史学科选题要关怀现实,由现实逆向思考,想一想历史上类似的那些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他满怀深情地说,我是学历史的,但我脚踏现实的热土,所以我要关心现实的事情,尤其是热点,再研究历史上相关的那些东西。这样子就很容易找到选题。他还说,要培养问题意识。他在解释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说,在近代中国工业与手工业的关系的认识上,早年彭泽益、汪敬虞两位经济史大家是有分歧的。彭泽益认为,近代中国工厂工业的发展程度与手工业非常接近,从而长期共存。汪敬虞则认为,两者长期共存是二者都得不到发展的共存。这两种观点尖锐对立,绝不可能都正确,从而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从那时起到现在,他对这一课题思考了二十多年。他说,经济史是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所以既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又要用历史学的实证和考据。彭南生教授认为,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评价过低,所以他选取华北、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农村手工业发展的典型地区与行业进行了研究。他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配合大量的实物图片,图表示例,文献引用来说明半工业化现象的主要呈现和原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盛与衰落,并剖析了半工业化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最后,他从理论高度凝炼出传统工业与工业化、半工业化的关系。 整个报告过程中,彭南生教授激情洋溢,声音抑扬顿挫,配以幻灯和大量的实物图片,将他二十多年的研究精华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时间,尽数奉献给永利yl23411集团的师生。报告结束后,彭南生教授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强调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农村手工业的兴盛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并就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和区域外市场这一概念同师生进行了探讨和解答。 报告结束后,邹进文教授对彭南生教授的这场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彭南生教授将经济理论和方法结合得很好,而永利yl23411集团师生大多理论研究多而实证研究少。他再次提醒师生,要培养问题意识,找到题目后要坚持做下去。最后,全体师生对彭南生教授的精彩报告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永利yl23411集团 裴庚辛)
] |